环保治污 南安激活经济发展绿色引擎

发布时间:2017-03-23 11:09:20   编辑:石材网

 一边是严峻突出的雾霾、污水等环境污染问题,一边是群众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期待。每一次两会,环保总会成为两会委员们和民众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在南安,以石材建陶、水暖厨卫、机械装备和鞋服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在为成功故里带来了令人骄傲的经济增速的同时,也曾因为对环境的过度索取及污染排放让人们陷入发展的困惑。如何兼顾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南安各大产业近些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配套产业、推进新能源使用等多个层面发力,开启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清洁生产】传统石材业老业新生

要金山银山,还是绿水青山?石材建陶产业作为南安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曾给南安百姓带来无限的困惑。

作为“中国建材之乡”,南安拥有各类工商注册的石材企业1500多家,石材加工产量及进出口额占全国的60%。然而就在几年前,石材产业繁荣的背后却是每年300万吨的废弃碎石、石粉排放。那时,粉尘满天飞,白浆四处流,遍地皆废料。石材污染,成为南安人的心头之痛。

如何让一度曾走入环保红线的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生?近年来,南安市委市政府通过鼓励科技创新、发展石材创意等,推进石材产业逐步走上清洁生产、循环发展之路。

位于南安石井的的中泰(石井)石材集控区,是南安市规划的石材产业二次创业的试验田。这个由泉州中泰投资有限公司主导建设的石材工业园区,因大打“循环经济牌”,受到了全国各地石材界的强烈关注。

走进中泰(石井)石材集控区,水泥路纵横交错,石材加工企业、研发中心、物流保税仓库区、进出口加工区、石粉碎石综合利用区、污水处理区排列错落有序。

中泰石材集控区自开工建设以来,就提出了“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理念,走出石材产业的创新发展道路。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园区内项目建设都设置有专业的污水处理区,通过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对石材加工产生的废水重新加工再循环利用,既保护环境又节约成本。

在发力循环经济的同时,南安也不忘整治污染企业。近年来,南安市关闭657家“三无”石材企业,停电、停产整治1500多家违法排污企业,使不达标的污染企业无处藏身。

以“低碳、创新、品牌”为主题,遵循“全封闭、大循环、再利用”的发展理念,南安鼓励石材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全市经批准持证经营的石材企业生产废水全部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如今,南安石材产业集聚的官水石三镇,早已不见昔日的粉尘飞扬、污水横流,现在清澈的西溪水穿城而过,在阳光映照下波光潋滟,抬头仰望是一片蓝天白云……经过几年时间的调整,南安石材建陶行业,告别了原先掠取资源、肆意排放的粗放式经营,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发展道路。

【发力配套】小而精环保产业方兴未艾

老业迎来新生对南安发展绿色经济而言,远远不够。要想进一步提升南安经济的环保成色,环保配套产业的发展正如同为南安经济快车提供增速的变速箱一样,不可或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安环保配套产业就已开始萌芽。近些年,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这个细分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现在,南安有上百家环保企业,这些企业涉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回收、建筑垃圾再利用等领域。

在泉州市三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继前两年推出专用于建筑内墙领域的“积木式墙材”及生产设备后,该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坚,又成功调制出了外墙用自保温发泡混凝土砌块的配方,为国内绿色建材研发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让这项建筑节能新材料尽快推向市场,三联机械同步研发了全自动设备生产线。高效的节能特质,让三联在配方刚研发成功之时,就吸引了不少客户前来预订配套的设备。

三联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戴雪义告诉记者,目前与之配套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在试制,并完成自动化方面的提升。按照该配方,加上全自动生产线进行生产,每套生产线每年单班生产出的砌块可达10万-15万立方米,为国内绿色建筑添砖加瓦。

在专注污水处理的南安碧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林炳金研发出来的膜处理技术+生物技术,被国内上百家企业运用到工业污水处理当中,凭借专利技术,碧蓝环保也成为国内水处理领域的排头兵。

以这种技术为依托,碧蓝环保相继开发出了农村污水处理、养猪场污水处理、城市下水道固液分离系统等多种环保设备。这些成本低、又不占空间的污水处理设备,一推向市场便成为抢手货。

此外,南安环保配套产业还涌现出了包括天龙环保、群峰环卫等多家独具技术特色的企业。这些企业虽然没有形成大集群,但在小市场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身处的也都是污水、粉尘、废气处理等技术含量高的细分领域。最近几年的各种国际环保技术大奖评选上,频现“南安制造”身影,这也说明了我们的技术实力。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高端成长型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正在南安迎来春天。此前,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南安装备制造业也紧跟市场步伐,这几年来,不少新兴的环保设备企业脱颖而出,也有一些传统机械企业加入这股大军。包括群峰机械、泉工股份在内的多家砖机企业,也纷纷开发出环卫设备、建筑垃圾成型生产线等环保设备,为南安环保产业注入历久弥新的活力。

【能源驱动】为南安经济注入绿色动力

从高空俯瞰泉州(南安)光电产业基地,成排的建筑物屋顶上,10余排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支架上排列着数千块太阳能电池板,它们将每天吸收的光能储存并转换为电能,供园区企业日常办公使用。这个项目的承建方,便是基地里的新能源企业——豪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两会”,新能源再度成为关键词。近年来,基于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双重压力,以光伏发电、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对此,业内人士无不欢欣鼓舞地表示,“新能源”在“两会”上的热议,或将加速推进新能源行业走入春天。

在南安,新能源产业的探索也从未停下脚步。除了光伏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外,南企也在往风力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燃料能源开发等领域渗透,不断提高南安经济发展的环保成色。

作为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福建阳光中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在两三年内,投用6条生产线,总装机容量达300兆瓦,发展速度令人咋舌。

“福建光伏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未来10年将是非常关键的黄金时期,把握住机会完全有可能实现行业的赶超。”说到快步发展,阳光中科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新湖如是说。未来阳光中科将陆续建成二、三期项目,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兆瓦以上,成为我省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最大的企业。

除了拥有初具雏形的光伏产业外,南安新能源产业还依托各个细分领域的强大技术创新力量。

在梅山,主打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海特机械有限公司,投建了福建首条年产10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并将这些生物质颗粒燃料输送到本土和省外企业,替代燃煤、燃油、燃气,成为最新的高效清洁能源。

“每1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可替代标准煤0.8万-1.0万吨,热效率可达90%以上,远远高于燃煤的60%。”谈及生物质颗粒能源的优势,该公司董事长刘海彬如数家珍。

在东田,容积4500立方米的超大型黑沼泥沼气池,成为该镇格头村所有农户烧水做饭的生活用能。目前,该镇沼气入户率已超过52%,湖山村等地的入户率更达到98%以上,沼气种类和入户率均居全省乡镇首位,成为全国农村新能源开发的最佳范本。

经过多年的经营布局,目前,南安新能源开发触角已渗透到光伏、生物质能源、沼气、风能等多个领域。各种形式的清洁能源,也用强大的生命力,点燃南安的新能源产业。


来源:365中国石材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