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和:打造通山县中国大理石之乡

发布时间:2011-11-25 00:00:00   编辑:石材网

通山县是中国大理石之乡,但到过通山的许多人都说感受不到“中国大理石之乡”气息,不少的人还搞不清楚通山有这好的资源,也不知道通山县是中国大理石之乡。

通山是中国大理石之乡,不是同行业之外的人孤陋寡闻,确确实实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用足用活”这一国字号的品牌不够。用一组数据来说明下:1、从产量市场份额来看,全国规模以上石材企业,生产加工大理石为2300万立方米,湖北省年产就达1500万平方米以上,通山县年产在800万平方米以上,湖北占全国的半壁江山,通山占全省1/2;2、从资源来看,通山拥有二十多个大理石花色品种,在全国县域独一无二,其中金镶玉中国红(通山红)、木纹玉等珍稀优质品种在全国屈指可数;3、从石材从业人员及市场影响力来看,通山46万人,有近8万人即1/5的人口在从事石材产业,全县在外的商会几乎是石材人发起组建的,象早年的广州白云宾馆,北京火车站,以及近些年的北京奥运会场馆,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北京西站等标志性建筑物都留下了通山石材的影子,通山石材人在北京从事营销的就达5万余人;全国地级以上的城市,几乎都有通山人在那里从事石材经销;北京的石材市场没有见不到通山石材人的,有的还是通山人开办的。每年的清明节、春节回家乡的全国各地车辆几乎是“石材人”的一道风景线。返乡创业的通山石材人改变了通山新城面貌;山水园林小区的建设也是通山石材人的杰作。

然而,为什么那么多的业外人士不了解通山石材,这跟我们的宣传和能否脚踏实地的干番事业有关。

如何打造“中国大理石之乡”,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抓落实:

一、完善管理机构。早在2008年4月6日,县委曾召开常委会议,讨论石材产业发展,由于在会议要开始时,两位正职领导赶往市里开会,导致虽然会议讨论出了“会议纪要”,但内容得不到落实。没有落实的有:恢复石材办正局级常设机构,定编3人,解决工作经费,出台优惠政策,以及“中国大理石之乡”景观园之事(附1、县委常委会议纪要[2008]1号文件)。本人认为大凡产业集群搞得好的石材地党委、政府都是很扶持和培育产业的。像福建的南安市水头镇,不但有专门的石材管理局和经费,而且镇领导都是高配的,并且组建了“石材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莱州市也有石材管理局,他们每年组织一次全国性的石材活动,吸引海内外客商和石材产地的领导、协会的同志去他们那里交流,把他们的信息带出去;广东的云浮、新疆的鄯善县等都有“定编、定人、定经费”的机构来支持石材产业的发展,而我们虽有一个机构,却无“专班、专经费”来解决石材产业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本人建议:不但要落实2008年4月6日的“纪要”精神,同时要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力度,把这方面的资金用到实处。

二、出台支持石材产业发展的政策

县委、县政府要发文件号召和鼓励通山行政事业单位和工商个体、开发商用“石”砌墙,用“石块”做房,冬暖夏凉,只有用“石头”做房才经久耐用,永久记忆。我县要经过几届县委、县政府的努力,力争使通山城成为“石头城”。目前我县不是还有许多单位计划盖房吗?出台政策还不迟。在这点上,可以采取“先扶持石材企业点资金,实行补偿贸易”。双方有利,双方共盈。建议:出台政策只能用通山石材装饰办公楼,盖房子。

三、多办点“石”事

一是尽快落实具有“石头城”特色的城雕(本人已构思并请广西美院教授修饰了通山城雕方案)方案,并建设通山石头城标志。(有大理石浮雕各行各业、人文地理、文化石喷泉、太阳能、水能、风能、核电能灯光等新观念在内)。二、是敦促有关部门落实几个高速出口处的沿线公路两边人行道全都采用“通山大理石”铺装;三是建若干个通山大理石“步行街”;四是改造老城区及通羊河两岸石板街,凡是不让机动车通行的街面全部用通山大理石铺装;五是建设“中国大理石”景观园、石博馆(最好在凤池山上建设)。

四、建议组建通山石材集团,力争几个骨干企业联合上市。

县石材工业园区内的宜通石材、华南石材、佳奇石材等骨干企业有意联合上市,只需政府解决上市前的经费支持,并组建一个专班,是可以尝试的。

五、建议普查通山大理石资源。其实通山大理石资源很多资料县国土资源局已拥有,只是“拥有的人不用,要用的人没有”。建议县委、县政府促成县国土资源局收集、整理出“全县大理石矿山资源贮量”资料,没有的可以从省地质大队查询,或组织勘查。

六、要求县委、县政府出面协调,落实[2005]7号县委会议纪要。石材工业园部分闲置土地出让资金应全部划归石材办,用于石材产业扶持,用在“石”事上。

七、加大宣传力度,激励方方面面为“中国大理石之乡”宣传及办了“石”事的人和事。本人建议每年从“石材产业集群”专项经费中列入宣传费用10-20万元,争取多方投入300-500万用于“石”事。

综上所述,通山县石材业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且有一定的经费(省里每年有扶持),通过招商引资,项目运作,几年后,或十几年后,通山建设成具有“石头城”、“石头屋”显著特色的山城是完全有可能的。


来源:湖北建材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